跳到主要內容

【案例分享】超越粉絲數 12.5倍 觸及率的高效貼文



第一次使用EC2 聊天機器人,只有8百多人粉絲的 Young Talk,在沒有買臉書廣告的情況,短短幾天活動、就創造超過粉絲數12.5倍的10306觸及率、3329互動次數與598則留言次數。

讓我們來了解一下,Young Talk 是怎麼透過 EC2、用極簡單的方式,達成這超高觸及率的貼文活動。

展開策略:女性終身議題-保養

女性對於保養議題的關注度,其實在網路上一直都是有非常高詢問度,愛美是女人的天性,尤其現在動不動就紫外線破表的高溫天氣,對於肌膚保養更是注重。但市面上有許多種保養品,對 Young Talk 主打的膠原蛋白,一般人是否了解保養與 Young Talk膠原蛋白之間的營養與價值?

Call to action = 獎勵資訊+好奇心

從心理學的 操作制約來說,人都有一種對於 行動後並有獲得獎勵的模式行為,有很高的互動配合度。例如:線上遊戲裡的經驗值或寶物,會讓玩家產生興趣花時間挑戰一樣。

也一如美國科幻文學大師艾西莫夫所說:“人類是唯一獲得越多冷知識越感到快樂的動物,這種對冷知識的好奇心理。

所以在活動設計時,粉專管理員的CTA策略,就是使用主打商品的 膠原蛋白為引,並以
膠原蛋白小達人當關鍵字,吸引粉絲的好奇心,進一步留言互動溝通。


用留言回覆導入私訊

廠商策略從一開始、就直接使用最簡單的留言回覆,只要留言 我是膠原蛋白小達人 ,就會自動推發 Messenger 私訊。


私訊引導粉絲深入溝通

當留言關鍵字 我是膠原蛋白小達人 符合後,將可以引導入私訊、讓粉絲們對繼續訊息輸入:


私訊就會繼續帶出圖文組合素材,讓留言粉絲可以點連結做問卷。


可以進入積分問卷階段,除了用積分問卷產生的趣味結果、增加粉絲參與活動的動機,還可以將留言互動過的粉絲納入群發名單。


有趣味結果的積分問卷

透過積分問卷,小編能和參與活動的粉絲,教育並深度溝通膠原蛋白的保養機能與助益,還有趣味的積分對應圖文,增加了活動的趣味性、與想再看其他答案圖文,而再做問卷的挑戰心。

貼文活動的卓越成效

在保養趣味性資訊的引導下,讓貼文觸及率高達10306人次的高人氣,並產生3329次互動,以一般約百分之1~2、觸及率與互動的轉換比例來說,本貼文活動成效非常成功。

並透過留言>私訊>積分問卷活動,成功溝通Young Talk品牌 = ”膠原蛋白專家 的印象。

以及收集到所有參與活動粉絲的私訊權限,做為日後私訊群發再行銷的名單,當有新的活動或促銷訊息,可透過群發給每一位參與過活動的粉絲。

看完分享案例後,您也想要使用EC2平台,為你的貼文活動創造高效觸及率與互動嗎?


EC2企業社群應用平台都幫您把工具與範例準備好了,可以點選下方【延伸閱讀】內容了解更多唷。

延伸閱讀:

# EC2 介紹連結 :    點這裡

# EC2 官方粉絲頁  :   點這裡

# 案例貼文出處   :   點這裡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直播不再煩瑣事-EC2客戶案例:女孩們-新館

EC2的客戶;For girl's shop 女孩們-新館,在使用EC2之前,做直播這件事對女孩們的直播主來說,就代表今晚不用睡了。 直播主換手後,下場的除了要一邊幫忙記錄下標者的購買資料,直播主彼此間還要互動炒氣氛,以及線上回覆詢問、與提示標組及下結標線。 而介紹過程中、常有人問想要買已經過許久的標組商品,還要停下手邊工作另外紀錄。 但真正的挑戰,是直播完才開始!因為常常直播結束已經是晚上一、兩點。每次直播後將訂單資料整理好都差不多天亮了,疲憊到懷疑人生。很希望有一個像是機器人一樣,放著不管就會自動收單的智慧幫手,協助女孩們直播時處理一切瑣事。 在使用EC2之後、女孩們直播主感覺之前的問題通通一掃而空了,彷彿一個人就可以作直播。想知道EC2是如何辦到的嗎?讓我們繼續看下去。 放牛吃草的無人化直播 先前女孩們的直播主,每次直播完要看完所有直播留言,並手抄處理訂單。一遇到臉書吃字還會漏掉訂單,造成後續客服上的困擾。 加上直播中沒有辦法即時反應庫存,有時衣服數量超賣、還得跟消費者詢問是否可以等預購或取消,無形增加許多客服成本與有損品牌口碑的情況。 EC2的無人化直播,只須讓消費者輸入關鍵字,EC2就會自動處理收單與庫存管理的所有步驟。 如下面女孩們案例圖中,直播主只要提示請消費者,輸入直播商品關鍵字:A12卡+1(商品編號+顏色+1),消費者輸入留言後、系統就提示已得標。 大幅減少人工處理訂單的瑣事,有更多的時間與心力,專心在直播與消費者互動上。直播後也不用再看著留言抄訂單,並到私訊比對消費者個資。與判斷庫存數量。光這幾個點就讓女孩們的直播主覺得使用EC2真是值回票價。 介紹到哪標到哪 標組自由隨性下 先前提到;之前有消費者要購買過標商品時,直播主就要看還有沒有庫存與紀錄資料,打亂直播節奏。 使用EC2後、就算直播主已經往後面商品介紹,但只要商品關鍵字正確,消費者還是可以購買先前標組商品。 像下面女孩們案例圖中,直播主都介紹到第13款商品,忽然有消費者詢問想買剛剛第6款商品的直條款,直播主就直接請消費者輸入A06直條+1,這樣EC2就可以協助消費者自動得標。 讓直播主介紹到哪就標到哪,不用回頭再確認,減少直播過標補單處理的人力負擔、與被打亂直播節奏,讓場子熱度變冷的風險。

成功!來自重複的累積與轉換-電電購電商案例

相信大家看到臉書上辦活動應該是很普通的事情,常見的臉書的互動方式主要有按讚、留言、分享這幾種。 臉書貼文行銷活動初期大多會有比較好的業績成長,只是這些活動大部分都只有一次性效益,而且活動期間過之後,產生的效益就幾乎消失。 若使用 EC2 企業社群應用平台,可幫助管理者每次舉辦臉書貼文活動,轉換參與粉絲成為日後再行銷名單。 例如本次的分享案例-電電購,就是很好的長期重複辦活動的成功案例。 電電購是居家生活綜合性商品為主的自有電商平台,但在臉書經營上非常積極。天天都有近二位數的影片或促銷訊息貼文上線。遇到特殊節日或是時效性活動,也都有舉辦貼文優惠活動吸引粉絲參與。 先前提到電電購有自己的電商平台,也有自己的優惠折扣機制,但要如何從臉書把粉絲、轉換到自己的電商平台成為會員並消費呢?  辦活動、累積、轉換 電電購的臉書貼文活動,除了基本的留言導私訊,推發互動連結外,EC2有提供可以快速建立的集客活動-抽獎遊戲模板。 而電電購運用透過集客活動建立的抽獎遊戲,分送自有電商平台的優惠折扣碼,讓粉絲在複製獲得優惠折扣碼之餘,直接跳轉到活動頁面購買優惠商品。 一般人都會認為抽出的優惠碼是自己的好運得來,見到活動中有自己想要的商品,在搭配優惠碼的誘因下,就有道德性理由說服自己敗下去。 而且這樣的玩法對電電購有兩個好處; 1.成功轉換粉絲成會員 要使用優惠碼必須先成為電電購的會員,每次活動總會打到新的會員加入,累積起來,都是日後可繼續再行銷轉換的客戶群。 2.折扣碼成效評估 在結帳時才可使用折扣碼,除了帶動業績增長外,並了解折扣碼的使用狀況與行銷成效。 長期經營成效 透過每天多則影音與促銷內容的貼文,重複在特定節日與事件舉辦活動,讓粉專訊息可以有更高的觸及擴散率,引導粉絲回購。 猶如李嘉誠的一句名言;「成功,就是簡單的事重複做」。而電電購也就是實行;辦活動、累積、轉換,重複這樣的步驟與節奏。 電電購在使用 EC2 長期操作下,除了累積了近45,000名粉絲外,讓活動促銷碼有近5%左右的兌換轉換率,和透過活動優惠碼轉換加入電電購的會員。 對未購買臉書廣告的行銷操作來說,電電購的成效是十分傑出的。 而想從臉書導流到電商的朋友們,可以參考電

【客戶案例】I Celebrate 新官網上線慶祝活動

根據資策會MIC 在2018年調查指出,台灣網友上網購物頻率越來越高,在10次購物行為中,約有4.5次是透過網購通路,全年網購金額達26,587元,顯示網購已成為消費者日常購物的主要管道。 但對網購電商經營者面對最大的問題,不是網購市場餅有多大,而是如何從網路族群,導入符合目標族群的潛在客戶流量,並將導入的流量吸收為會員再行銷、轉換出銷售成效,才是電商從業者的首要課題。 臉書公布2018年全球使用者超過22億人,台灣2400萬總人口中,臉書用戶數超過1900萬人,是一個非常好的流量藍海。但如何從臉書導流量、幫助電商平台經營成長,是很多電商從業者百思不得解的難題。 而 EC2 的客戶-I Celebrate,在電商網站新改版時,透過EC2玩簡單的會員招募貼文活動,在沒投放任何臉書廣告情況下,短短半個月時間、就成功從臉書導流近一萬五千次的觸及率,粉專粉絲從100人到突破1000人,並招募到超過375位以上新會員。 就以一個簡單的貼文活動來說,成效可說十分斐然。 讓我們來一窺 I Celebrate 是如何執行的吧! 成功導入目標女性族群 I Celebrate 是 256 商城 的粉專,商品多為;居家生活、3C家電與美容保養等偏女性感興趣的商品,所以目標族群很明顯是以女性上網族群為主。且一般女性對於太複雜的指令步驟,也會覺得麻煩而卻步。 所以本活動只有三個重點,互動簡單、擴散觸及、導入流量轉換成粉絲與會員。 內容執行非常簡單,讓粉絲進行以下三個指定動作: 1按讚粉絲專頁 2分享此篇貼文並按讚 (要設為「公開」,不然小編無法確認唷) 3在本貼文下方留言處@三位朋友+慶祝256官網上線抽好禮! 即便是簡單的互動,但對於品牌陌生的受眾來說依然缺乏動機引導,所以行銷策略上採用以256256商城上有在販售,對女性族群話題性十足的負離子吹風機作贈品,讓參與者有興趣參與貼文活動留言,TAG標記好友並分享,順利擴散活動效益。 從留言結果來看,成功吸引超過九成五以上的女性朋友留言參與分享本活動! 雖然很多粉專的貼文活動,都有玩TAG標記好友的方式,但一般都是要抽獎後,小編再去對得獎者一一查看,是否有真的去TAG三位好友。 留言數少就算了,當留言多達數百則時,光是要找出得獎者的留言就是大難題。